Published on

毛毛虫的2022年终总结

前言

22 届应届生 职业 🐶,在校重修多科目,无比赛记录。 校招没有好 offer,但是也拿了差不多 10 个中下水平的,大厂都是简历挂。

点名批评

  • 京东,面试刚开局问我几本,2 本。不好意思,当场结束。
  • 百度,面完,排序 寄了。

碌碌无为的 2022

2022 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,学生 => 打工人。 校招没有拿到太好的 offer,21 年 12 月底来到北京,开始实习生活。

1-5 月 在 58 同城实习

工作

参加了一天的入职培训(洗脑),给每个人分配了一个专属小导师。中午跟 部门 leader、导师 吃饭,得知部门是 58 同镇,差不多 6 点结束培训,拿了 mac 就到工位上了。(第一次用 mac 好不适应)

安装了基本的环境,导师让我先下班了,他们邀请我吃晚饭,我以回家吃饭为理由拒绝了。

所在部门技术栈是 react (class),还没有上 ts,(各种平台、文档不全面)平时就让我改一改样式,写一些表单。项目上基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。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学。

从来不会主动向导师询问,问题也比较简单,基本自己都能排查出来。

后来 有 同事离职后,给我分配了一些有 c 端的需求,(之前一直在写表单),需求说的不是很明确。导师让我改一些样式,大概 10 个页面,让我评估一下工作量,给个排期表。我当时估算了 3 天。(想着尽快做完,体现自己的能力可以很快的完成分配的任务,然后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),第 3 天上午,我就提测了,测试在群里说好多功能都没改,然后导师问我,xxx 做了吗,我说我不是就改样式吗?导师说:都要做,这些也要做。(其他需求都是功能上的改动,我还需要时间去熟悉),然后我就加班加点的改,然后提测。 测试还把线上已有的问题指给我,让我一并修了,还有 ui 的各种兼容性问题,xx 手机不兼容,xx 手机不对其。我只知道 那天我和测试加班到 10 点多,测试还说 你离家挺近,我还得几个小时呢。我没说话。

生活

真的是太社恐了,不敢用公司的饮水机,害怕不会用被同事笑话。所以在公司实习的这几个与我每天都会买两瓶农夫山泉。

最开始同事会邀请我一起吃午饭,但是气氛有点太尴尬了,完全无法融入他们。后来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吃了,还特意躲着他们。

自己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,3200 一个月 离公司 4 公里吧,位置比较差。周围什么都没有。

离职

临近 4 月底,突然好几个同事都不来上班了。我在推进的项目组群聊中,有几个同事发了句:因个人原因 xxx 无法后续工作(笑脸表情),我还以为是开玩笑的,因为当时还没体验过裁员的险恶,到周 5 开周会,leader 才通知我们,裁员了,规模很大。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公司的变化。下周陆陆续续的有同事离职。入职培训时认识的小伙伴也被裁掉了,让我很是震惊,在这样的环境下,我选择了离职,但是我也不敢跟 leader 说离职,私聊了离我很远的部门最上级,提交了离职申请。跟 leader 说我要回学校弄毕设相关的东西,最后 leader 说要跟我聊一聊,他说了好多我回来之后可能会负责哪些工作,这里我不忍心他这样,告知他我已辞职。

后续 就是... 对我不满意,缺乏主动性, 跟 xxx 对比,他怎么怎么好。但是这我没有听进去,因为我没有融入到这个团队,这个工作中。每天上班都是在自己学习,给我分配的工作很少,我保质保量的完成。

成长

工作给我带来的提升,我认为是比较少的,没有接触到什么业务,看同事代码也不是很好(虽然我写的也很菜),但是我自己学了很多内容吧: hooks、写毕设、用 node 写后端、go 语言、自己写玩具...

总结

缺乏主动性,leader 不知道我的水平,我认为在当时,我是可以独立开发某些功能的,

5-11 月 在 来也科技

在这半年时间,见证了疯狂扩张,收购同行公司,从最高 700+员工到现在的 400 初头,取消福利,早 9,午休 1 小时。组织架构频频调整等等。

工作

参加了 1 个小时的培训,领了电脑,加入了飞书组织,当时正疫情严重,hr 是在线上做的培训。

用的技术栈也比较新吧,hooks + ts

被分配到了 IDP 团队,是做智能文档处理的平台,算上我有两个前端。我感觉很有挑战。果不其然,7 月份之前都是以实习生的身份在工作,第一个需求就是 做一个 使用引导的功能,就是简单提问,给几个选项,依次往下问,最后确定使用的 ai 能力,大概就是一个树形结构。我刚开始工作没多久。就开始居家办公了,居家的那些日子,我每天起来就打游戏...工作都没怎么做,几乎快忘记了,最后导师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,让我提交个 pr,看看我的代码,我慌得很,赶快写了半个小时代码,然后提了个 pr,导师也没说什么,最后边玩边工作也是把这个功能上线了,也有同事帮我 review 代码,但是说实话,我这个代码是真的菜啊,他们居然都没提,可能是看屎山不想管了,只给我提了一些命名方面的问题。

后续也完整进行了一次项目上线, 从灰度 到正式环境(从 6 点到 11 点记忆犹新)

上线的顺序是 算法 => 后端 => 前端,前端要等其他服务没问题才会上线,于是干等了好久,那天晚上我也没吃饭,以为会很快。慢慢等到了 11 点多。

但是跟同事的关系也不是很友善,因为居家,大家都不认识,只是知道有我这个人,有问题会找我。

后续就慢慢的持续做需求,迭代。

中途经历了一次特大组织架构调整,大规模裁员。我的前端 leader 离职了,换了一个新 leader 在长沙。我也接受了前 leader 负责的一个处理 pdf 的 node 服务。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我主动跟导师说想维护这个服务, 后来我也做到了,还主动提了技术需求,优化这个服务,保证其稳定性。 慢慢的 我到了转正答辩, 说了一些平时做的工作,然后就结束了。整个过程很无趣,照着文档念。 后来长沙的 leader 说要跟我单独聊聊,探讨一些技术,这个 leader 之前是做客户端的,跟他聊了半个小时,我感觉经历了一场面试,让我共享代码,问我这个片段用什么设计模式,xxx 模式。全是面向对象的内容,我不知道这个叫什么模式,但是写代码肯定会这样去写。说的不是很好。后面评绩效,我随便写了一些内容上去,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自己做的工作,大多数都是跟产品迭代相关,最后评了个 b。我也问了一起入职的校招生,好多都是 b,有一个是 a。当时对这个不是很在意。慢慢到了 11 月底...又一次组织架构调整, 我也被裁了

生活

生活条件改善,在昌平区租了个房子,3200。周围什么都有,通勤 1 小时,过得很润 8 月份的时候我爸妈也从家里过来看我的生活,带爸妈一起玩了北京的好多景点 也计划着 22 年能攒下 10w 块钱,大致规划了一下未来的生活。

离职

11 月 29 号,当时在居家。leader 一个电话,你在裁员名单中,交接一下工作 30 号之前。 我:好的。

跟 hr 谈完了补偿 N+1, 赔偿 1.5 个月工资。

第一次被裁,情绪平淡,也没什么。 有点太孤僻了,吃饭都是自己,平时也不跟同事说话。

成长

在公司学到了很多技术吧,虽然同事代码也遗留了很多屎山,但是做 node 之后,代码非常整洁、清晰。自己也去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: nest、puppeteer、分析内存、测试等。自己在空闲时间也学习了很多: vite、更深入学习 react、写了一些组件库... 开始写文章。看了一些技术书籍:深入浅出 node、从 0 搭建前端监控平台、现代操作系统等。 下半年这段时间提升了很多,果然还是要看当时所处的环境,会非常影响人的心情。

展望

被裁时,当时正病重,康复一些后面试了一些公司,没来得及准备,简历也比较差,以下是 12 月 12 号投递的几家公司

  • 快手 面经
  • 低代码创业公司 面经
  • 百度 面经
  • 字节、小米、网易、小红书、米哈游、等等一系列中厂, 简历初筛挂

面试 2 面自我感觉还可吧,有一些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回答的不是很好,但是都被挂了,某厂 2 面面试官一直在开会,全程听不清讲什么。转手就给我挂了。 还有些数学问题不会, 这个真的不会,职高出身,不会这些数学题。

总结

  • 创业公司需要谨慎,从财源滚滚到裁员滚滚 只不过半年时间
  • 一定不要躺平,要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出文章
  • 多刷算法题
  • 行动大于计划

2022 回首

  • 攒够 10w 米,7 月份开始每月到手 1.7w 吧,但是也没攒下钱来,都潇洒去了,加上被裁年终无了
  • 阅读技术书籍
  • 刷算法 500 题。 真的坚持不下去啊,太难了!!!
  • 打造自己的常用工具库 @mmc-cloud

2023 展望

  • 开源节流、少吃点蛋糕、奶茶
  • 已经不是小孩子了。搞钱,为生活!
  • 进大厂!!
  • 坚持写文章,计划 50-100 篇。
  • github 绿油油